2021年的生豬養殖行業,讓所有從業者深切地理解了什么叫“玩的就是心跳”,從急速下跌到行業回暖,從大賺到大賠,在這一年都有淋漓盡致的展現。
對比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可知,不少公司2020年全年凈利潤在2021年前三季度全部虧完。
行情震蕩幅度之大,讓所有從業者始料未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中小養殖企業負責人坦言,精神緊張到失眠;有從業者自嘲,行業盼的是一棵“梧桐樹”,結果現實卻給了一棵“柳樹”;也有企業表示,已經積極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綜合來看,當前“豬周期”仍處在下行周期是行業共識,面對供需、消費的變化,從業者認為,行業進入了“白銀時代”,企業要精耕細作,才能有恒定的利潤?!按址攀桨l展已經失靈,未來是拼成本、拼管理的時代?!庇猩鲜泄救耸繉τ浾哒f。
價格震蕩超出預料
“豬周期”的存在如同一個打不破的魔咒,2021年的生豬價格走勢,則是典型的大周期中的小周期,全年價格動蕩明顯。
研究員介紹,“豬周期”本身客觀存在,合理波動的“豬周期”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以往“豬周期”導致豬價波動的主要因素是能繁母豬產能的快速下降或者顯著增加。對產業整體而言,關鍵的是將能繁母豬波動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2021年豬價整體呈現大降后反彈,外三元出欄均價由1月1日的36.98元/公斤下滑至9月30日的10.40元/公斤,之后漲至11月底的18.13元/公斤。
對于造成這種表象的原因,接受記者采訪的從業者表示,和出欄量、供需變化等因素有關。
縱觀以往“豬周期”特點來看,周期平均約為4年,同時每輪上漲周期和下跌周期,特別是“豬周期”上漲的初期以及整個下行周期都會出現明顯的“小周期”特征。
之所以出現這種特征,主要是有兩方面因素影響?!笆紫?,生產的季節性影響因素,例如每年的二季度都是出欄環比增加疊加消費季節性下降,四季度是出欄增加疊加消費季節性增長;其次,消費具有彈性的特征,例如,一般都是上半年尤其是春節后豬價下行,下半年豬價季節性反彈的常態小周期走勢。在某些時間段,供給、消費、市場因素都可能導致這種小周期放大。
即使如此,在2021年的“小周期”之下,豬價震蕩之大,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