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生豬價格出現快速反彈的主要原因是階段性供需錯配。國慶長假前市場紛紛看衰豬價后市,將本應10月中旬以后出欄的生豬提前至9月底出欄,而后恰逢南方腌臘備貨季提前,北方氣溫下降刺激豬肉需求,階段性供需錯配下導致10月中下旬生豬出現快速上漲?!鄙i分析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供應整體上還是較為充裕的,生豬存欄量已恢復至非洲豬瘟前的高位水平。據了解,由于今年4—6月份全國仔豬出生數量維持高位,供給缺失的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此外,10月份我國能繁母豬存欄為4348萬頭,雖然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但是仍然高出正常保有量6%。
在生豬產能供給充裕的背景下,我們定義此輪豬價的上漲僅僅是‘豬周期’下跌段的一波反彈而已。每逢年底屠宰企業對于屠宰利潤較為看重,壓價現象明顯,由于供給充裕,養殖端扛價心理受到較大沖擊,生豬出欄體重近兩周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跌走勢,疊加需求端走低的預期,豬價開始弱勢下行。
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認為,豬價期現貨反彈受阻,可以從供應和需求兩方面來看,總的來說,生豬價格在12月走勢偏弱的主要原因是供應增量可觀而需求表現平平。
供應端方面,介紹說,10—11月份整體供應是受到限制的。一方面,8—9月現貨的加速下跌透支了部分供應,導致10月開始供應出現了一個小斷檔,尤其是肥豬較為緊缺;另一方面,10月份現貨的觸底回升改變了市場的一致預期,養殖戶的壓欄增肥行為加劇了供應的短缺。而進入12月以后,前期壓欄的豬均有節前出欄的需要,加之生豬存欄仍處于增加的態勢中,供應端邊際增加的態勢十分明顯。而需求端在進入12月份以后接力不濟,主要是因為今年的需求已經在10月份被透支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