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全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會議在渝州賓館召開。會議緊扣“在建設農業強國中貢獻重慶力量”,對今年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安排,事關“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錢袋子”,一共涉及八大方面。
抓緊抓好糧油生產
2023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目標是3012.2萬畝、216.1億斤以上,擴種油菜40萬畝、油料作物總面積達到560萬畝,新增大豆9萬畝、達到170萬畝,實施大豆帶狀復合種植50萬畝。這些目標任務將分區縣下達落實任務清單,并納入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
切實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
持續鞏固生豬、蔬菜產能,促進肉類供給多元化,深入實施水產品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現供給量足價穩。同時推動生產集約高效,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設施農業建設。
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
用好用活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今年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要超過60%。脫貧區縣、鄉鎮、村要逐級落實好產業基地管護責任,同時全面助力產銷對接。
夯實筑牢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大力實施千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行動,加快打造一批“噸糧田”,力爭到年底全市改造提升面積達到200萬畝。加快研發推廣農機裝備、配套完善冷鏈設施、推動數字賦能,建好鄉村“數智大腦”。
扎實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實施農產品加工100家領軍型、100家成長型“雙百”企業培育計劃,培育產業集群發展“火車頭”。加快推動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堅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同打造成渝地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持續用力打造“巴味渝珍”“三峽柑橘”等區域公用品牌。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
聚力打造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為一體的協同創新鏈,重點抓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推進創新成果集成應用,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區域全面推進“三變”改革,力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70%、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50%。家庭農場發展到3.55萬家,培育高素質農民2萬人、認定1000名農村致富帶頭人。
統籌推進鄉村振興重點任務
統籌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協同推進農村路、水、電、通訊、物流“五網”建設。同時創新鄉村治理機制,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實踐。
現場還宣讀了《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表彰重慶市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涉及49個集體、100名個人,并為先進集體代表頒發了獎牌。